必威主页
永利集团
永利集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永利集团 - 正文
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登载公司菅建伟老师文章
2021-08-22
阅读:

2021年811日,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登载公司菅建伟老师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公司产品的思考》。


以下是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为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思考和启发,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有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政课教师需首先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并融入到思政课公司产品全过程。

重温“七一”重要讲话的内容,引导员工深刻认识百年大党奋斗历程和历史成就,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豪感。

梳理框架,领会贯穿讲话全文的逻辑。从逻辑上,讲话全文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主线,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九条宝贵经验,为开创未来提供重要借鉴。同时,报告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统揽港澳台工作,并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一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先锋力量,寄予新时代中国青年以殷切期望,并向广大党员发出伟大号召。

精读原文,领会非凡数字背后的意义。“七一”重要讲话全文共7300多字,内容丰富全面,可分为个九个部分,具体包含了一个庄严宣告,三个深刻改变,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四个历史阶段的伟大成就,一个伟大建党精神,九条宝贵经验及实践要求,一个殷切期望和一个伟大号召等重要内容,这些非凡数字是读懂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和关键。通过了解一个个数字背后的实质和内涵,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创造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历史经验、形成的优良传统,深层次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讲清“七一”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引导员工深刻理解三个“为什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发表“七一”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贯通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人类社会,既回望过去又展望未来;既立足中国又关照世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奋斗史及其辉煌成就中得到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伟大建党精神,这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特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写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萌芽于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角逐,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于仁人志士们探索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中,是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它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时期形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共同蕴含着理想信念、人民至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精髓和要义。通过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党的百年精神谱系,积极引导员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多维度阐释“建党精神”及所蕴含的哲学立场和观点,让员工深刻领会抽象的哲学原理并转化为广大青年继承建党精神矢志报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中已经初步引导员工领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七一”讲话中针对这三大历史之问,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学理根源,具有“归根到底”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行”生动地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能使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掌握历史主动,展现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七一”重要讲话彰显鲜明的群众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人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革命烈士、仁人志士们为党的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等论述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史观相呼应。“人民”二字在总书记讲话中反复提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一脉相承,体现了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有助于员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定政策和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

读懂“七一”重要讲话的意义,引导员工深刻感悟时代号召,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七一”庆典特别安排了青少年献辞环节,连续2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喊出了当代中国青年勇担使命的心声,展现当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殷嘱托和期望。“七一”庆典郑重庄严的气氛、青少年铿锵有力的献词、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同频共振能够引起新时代老员工情感共鸣,激发新时代中国青年从近百年来代代中国青年接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赛中奋勇前行的力量,转化为将青春之我投身于祖国伟大事业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围绕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涵盖了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理想信念、使命担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党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切关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肯定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及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不难发现他对青年一代的高度认可,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指明方向,进一步为青年工作提供思想和政治保障。

新时代是青年建功立业的时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与时代发展同心同向,通过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正确立场,提升政治自觉,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原理,回答时代关切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