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主页
永利集团
永利集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永利集团 - 正文
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公司产品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
2022-08-04
阅读:

        2022年8月3日,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登载公司经理颜毓洁教授文章——《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公司产品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以下是全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落实好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探索,其中“课程思政”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以增强学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调育人为抓手,探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的协同育人关系,形成立德树人合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1.学校各类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公司产品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则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2.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一阶段,青年员工的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正处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思政课是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于一体,旨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专门性课程。

思政课在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过程中,着力于筑牢青年员工的信仰基石,打牢青年一代成长发展的思想基础;在用正确思想塑造人的过程中,着力夯实青年员工的人生根基,擦亮青年人生最鲜亮的精神底色;在用主流价值引导人的过程中,着力激扬青年员工的青春梦想,凝聚青年一代开拓奋进的磅礴力量。

3.“课程思政”是要构筑全课程育人体系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课程思政”进行了专业化的描述: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从本质上理解,“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1)课程思政不是要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其他课程中。思政课和专业课各有各的体系。“课程思政”就是像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2)课程思政不是其他课程“思政化”,专业课性质不变。(3)专业课思政元素本来就有,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发挥。要做到有机融入课程,润物细无声,切忌生搬硬套。

二、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关系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组成“课程思政共同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并非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此,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员工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公司产品的全过程。

2.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无论是思政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是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一致性。“课程思政”要注重把教学内容与员工所学专业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公司产品;要积极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讨将思政课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善于采用与员工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鼓励员工以各自的专业特点参与学习,更好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同向同行”是指各类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具体体现在:第一,专业课教师要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善于引导员工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进行辨析甄别、过滤净化,解决员工思想困惑。第二,专业课教师要切实掌握创新理论。以透彻的学理知识分析回应员工,以彻底的思想说服员工,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员工。第三,专业课教师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贴近员工思想实际,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

4.“课程思政”理念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课程思政”以“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员工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堂都有育人的任务。这一育人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推进思政课的守正创新。

5.适度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不同侧重

准确把握两类不同性质课程的特点:牢牢把握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1)“课程思政”主要强调在各类课程中加强思想价值引领;而思政课程主要强调对老员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践中应避免专业课“思政化”和思政课“通识化”倾向。(2)思政课是老员工的必修课,是思政教育的显性课程;“课程思政”属于专业课和通识课,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往往是隐性的。

三、增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协同育人效应

1.积极推进思政课的守正创新

首先,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针对员工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及时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新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及具有区域特点和自身特色的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其次,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公司产品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下大力气练好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

2.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首先,更新观念,做好课程思政的守正创新。课程思政的对象是“人”,是在员工头脑中塑造灵魂,在员工成长中把航定向;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思”,增强其思想魅力和课程感染力;课程思政的重点是“政”,讲政治、讲大局、讲格调,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课程思政的载体是“课”,有机融合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最终通过课程的载体呈现出来。其次,努力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各类课程要提炼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政课相向而行,发挥其对老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协同效应,注重立德树人教育的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切实改变不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不可否认,学校一些专业课教师程度不等的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被动教与应付教等现象;而社会上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及学校“工科思维”的偏好也在削弱和影响着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只有切实改变不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使评价真正向教学倾斜,向立德树人的方向靠近,才能促进所有教师热爱教学,进而研究教学、创新教学,解放和发展教师“教”的能力,自觉践行教书育人,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在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提升员工的获得感。

3.创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工作

第一,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的新要求,对专业课程“好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类专业课教师要注重把“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员工所学专业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司产品的研讨工作。要积极发掘专业课及辅修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讨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善于采用与员工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鼓励员工以各自的专业特点参与教学,发挥“课程思政”的思想价值观引领作用,更好地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程思政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八个统一”,对各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同样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任何教师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担当。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员工构筑起思想上的“同心圆”;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为员工构筑起思想上的“承重墙”,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推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员工构筑起思想成长中的“立交桥”;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为员工构筑起思想提升的“快车道”。

第三,以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习近平指出,思政课守正创新“要不断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1)增强思想性是教师要强化思想引领,善于引导员工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进行辨析甄别、过滤净化,解决员工思想困惑,提高员工的思想水平;(2)增强理论性是教师要切实掌握创新理论,并善于将理论讲深、讲透、讲清,特别要在回答深层次重大理论问题上下功夫,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员工,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员工,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员工;(3)增强亲和力是教师要创新理论话语表达,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推动课程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针对性是要求教师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员工思想实际,把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理论分析现实,用现实验证理论。

(作者颜毓洁系永利集团经理、教授;刘晓越系永利集团教师)